9月12日
记者从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渤海油田获悉
该油田正加快数字化升级步伐
目前已投用
39座海上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
持续提升智能运营水平
建设海上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是渤海油田加快生产运营中心建设、构建大油田群生产模式的关键落子。该类型平台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远程控制生产,可为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一系列兼具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其技术研发和管理模式创新是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和推动力量。
1993年,渤海油田建成我国第一座海上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渤中34-4WP平台。与常规平台相比,该平台不设应急柴油发电系统,只有来自其他常规平台的动力电缆;可远程启动压井泵,进行压井作业;用造价相对较低的电动葫芦代替吊机;用泡沫系统代替常规的海水系统;用节省面积和钢材的三腿平台代替常规的四腿平台;采用计算机通讯,通过有人平台的终端对平台进行监测和遥控……拉开了我国海上多类型平台发展的序幕。
近年来,中国海油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力度,奋力攻克海上平台无固定人员值守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通信技术、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等,为远程智控提供技术支撑;加速推进海上平台的智能化改造进程,推动通过远程控制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运营;通过建立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一体的生产操控中心等,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平台智能化管理水平。
垦利6-1油田群1座中心平台联动多座无固定人员值守井口平台,是我国海上迄今为止智能井口平台最多的开发项目,管理机构及各专业人员驻守中心平台,作为生产运营中心,发挥油田群“大脑”和“手臂”功能,以集群、智能模式运营区域内油气生产,负责各井口平台的应急及阶段维保工作。
与此同时,渤海油田建立起智能联通网络,以生产运营中心为原点,在多平台之间构建包括能源管理、安全监控、环保监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监控预警系统,实时掌握各井口平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管理和操作。
渤中19-6凝析气田3座无固定人员值守井口平台,在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赋能下,通过利用电动油嘴、电子井下压力计等设备,实现了对气井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生产动态数据的采集以及设备的远程控制,确保了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安全生产管控。
渤海油田智能化平台建设还积极与“岸电下海”工程,以及光伏发电、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相结合,持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垦利6-1油田群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领域首个在设计之初就引入岸电的油田群。相比海上自发电,油田使用岸电平均每年可减少天然气消耗8000万立方米,节能近11万吨标准煤。渤中34-1油田渤中28-1SPM(单点)平台成功完成“光伏储能技术提升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供电稳定性”项目调试并投入使用,通过提升平台应急电源自持能力,提高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大幅降低碳排放。(郝艳军 康博微 董丽峰 刘舰 高源 宋巍)
责任编辑:江蓬新
来源:中国海油